時尚藝術除了光鮮亮麗,探討了更多是超乎我們想像的議題>>>

藝術家以這些超乎日常的行為中作為靈感來源並表現在藝術創作當中

 

>胎盤 Placenta 

Bart Hess, Slime project, 2010

 

>Benetton,Oliviero Toscani,1991

Benetton是一個四兄妹白手起家的品牌。1946年,義大利二次大戰敗的陰影背景裡,一位善於手工勾毛衣的年輕妹妹叫裘莉安娜,因生活困苦,小小年紀就懂得自己在家憑著一雙手兩枝棒針,勾出毛織品三位哥哥們再拿到街上賣,貼補家計。至西元1965年,四個20出頭的義大利年輕人開啟了現今歐洲最大服飾集團UNITED COLORS OF BENETTON的傳奇故事。自手工編織服飾獲得啟蒙, Lnciano Benetton(盧其安諾班尼頓)及妹妹、兩位弟弟所成立的服飾企業,打破傳統服飾業的習慣,首先注意到了在明亮色彩及活潑色系方面的運用, 結合鮮豔的色彩及簡單的圖樣成為了流行時尚的新寵兒,並且率先具體實現了以立即反映市場需求作為設計主軸的新潮理念。今天,Benetton集團遍布全球120個國家,擁有超過5000間店櫃,每年生產超過1億3000萬件服飾,年總營業額超過20億歐元。 
資料來源:http://www.nibico.com.tw/global/global/commerce/5Story.html

義大利Benetton攝影師發表了一系列的"生命"作品...這驚懾了人們的廣告,震撼的是來自於"現實"的不完美並非圖像!

 

>自我影像 Imago

雅各拉岡的"鏡像階段" Jacques Lacan, Mirror Stage

Mirror Stage -- 拉岡早於 1936年發表的一篇主題論文中,提出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一個極端重要的時刻,在小孩子約為十五個月的時期,孩子會突然間出現一種視覺突變,部份論者認為這是指生物上的轉變,不過我們必須理解這裡提及的轉變,是結合生理學/腦部發展/認知能力/感情因素的結合性轉變,缺少一項也不能算是鏡像場景的突變。

小孩子由一歲半開始,會對一個來自外在世界的自身反映(即鏡像中母親提著小孩的映像)產生一種原始的認同,並產生一種幻想性認知(亦是後錯誤認知的基本型),對自己能作為一個整體(gestalt),感到異常的快樂,可是這完整自我的想法是缺乏生物性基礎,事實上小孩子當時的能動性和自主性都只是有限的,他所成形的自我影像(imago)只是以理想我 (ideal-I)的情況出現。

據拉岡的提法,小孩會在這時間內,視覺上有能力分別在鏡像中,被母親抱著的小孩,和母親的身體是個別被分開的兩個獨立個體,這種獨立和小孩子在原生(初生)時和母體合一的境況比較,是無比的創傷,也帶來最原始的痛苦。這種生理學上的分離狀態和心理上離開母親的痛苦,結合成鏡像期的初始經驗。

拉岡心理分析的核心是我(le moi)的位置,我是心理/認知/性格成形的基礎,拉岡曾經直接表示,鏡像期的理論是他所有理論的基礎,基本上鏡像理論有以下的衍生意義:

  • 鏡像場景標示的是原生的痛苦,這種痛苦是類似出生時候,嬰兒離開母體時的分離痛苦,而這也是人生所有痛苦的基本結構。這痛苦既是無可選擇的,但同時提供積極推動力,個體得以成長。
  • 鏡像場景是先於語言存在的心理發展,拉岡後期發展的三種心理境界論,鏡像理論是互為註腳的,由於鏡像場景的心理轉變是非語言性的,故此這時期的轉變或心理構成是無法以語言形式,得到解說的。由於語言是拉岡心理分析的唯一手段,換言之,這時期的心理轉變是超出心理分析所能解說的層面。
  • 對於拉岡六十年代主力發展的三種心理境界論,其基本主題是對於完整的我,進行的反動。這也是後來拉岡回歸弗洛依德的中心考慮。當主體作為分裂的我,對應於主體/異體/自我/Objet a 等個體,形成拉岡主體理論的分裂不統一特性。
  • 最後一點,也是比較少論者提及的,就是關於物質本體性的問題。拉岡在鏡像理論的文章中提及主體在建立自我的期間,依靠個體自身物質性(肢體在鏡像中的座標)和環境的物質性差異,作為對比。這種對於物質性的發現,具有濃厚哲學本體論意味。如果這種本體物質性是先於語言存在的話,它的物質性將會為拉岡有關實存的理論,提供的起始的基礎。當然,實存是拉岡系統中最困難的問題,仍然有待學者討論。
    資料: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B%85%E5%90%84%C2%B7%E6%8B%89%E5%B2%A1#.E9.8F.A1.E5.83.8F.E5.A0.B4.E6.99.AF.E5.8F.8A.E6.88.91.E7.9A.84.E5.BD.A2.E6.88.90

 

arrow
arrow

    Belle 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